成都成华脑康医院 > 恐惧症 >

艾滋病恐惧症案例分析

文章来源: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发布日期:2017-12-14

恐惧症真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东西,往往能够将很平常的事物和情形变成恐惧的来源。艾滋病恐惧症是较近几年才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随着艾滋病在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艾滋病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还没有可以治疗的方法,因此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是一部分人的关注和恐惧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人们正常的水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艾滋病恐惧症案例分析: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朋友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朋友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一、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即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

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也不明显。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相应的心理咨询可以得到缓解。

二、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为恐惧。表现为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现出恐惧反应;对 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在接触到所恐惧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较明显。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仅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恐惧症的心理咨询。

艾滋病恐惧症案例分析:小王,女性,大学生。大二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回来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使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担心了2个星期后,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仅见到血会紧张,就是想到血或者看见“血”这个字也会紧张。不敢去 ,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学脸上长了青春豆挤破了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他说话,不敢接触他接触过的东西,尽量离他远点。慢慢的小王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 敢到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因为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 上一篇:上一篇: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恐惧症
  • 下一篇:下一篇:恐惧症有什么表现呢
  • 医生团队

    •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王玉斌

      王玉斌 / 心理咨询师

      现任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多年,具有教育行业20余年的文化背景,受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与企业培训,2009年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现已超过5千小时...[详细]

    • 成都成华脑康医院徐淑云

      徐淑云 /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精神科主冶医师,心理冶疗主冶医师。30余年心理临床经验,从事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的临床、教学、,对精神心理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冶疗经...[详细]

    自助挂号平台

    *开通网络挂号服务